
如何处理流程的标准化与业务个性化之间的矛盾?
我们通常会认为,只要把流程系统做好了企业的扩张与复制就简单了,因为不论到哪个区域,只要按标准化的流程来运行就可以了。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有些企业,尤其是订制化或受区域性、地方性政策影响较大的企业到一个区域后,多数会出现标准操作流程与当地的业务情况不相适应的情况。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确保不同区域的客户都能享受到同等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又能兼顾区域间市场的差异呢?这就要处理好流程的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有效的协调这一矛盾,我们要记住一个公式,就是:
流程的复制=原则性×灵活性
我们通常情况下会将流程分为0-4级,其中,0-2级为高阶流程,3-4级为基础流程。所谓的原则性是对高阶流程而言,它体现的是公司的商业洞察、价值逻辑和做事路径,一般由总部控制,要在全公司统一标准,以确保我们在“做正确的事”。但高阶流程在保证标准的情况要尽可能简单,否则适应性就会出问题。所谓的灵活性是基础流程而言,在保证高阶流程要求的输出标准的前提下,基础流程的控制权尽可能下放到区域、一线,由他们根据业务的特殊性来决定,其核心是要确保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用原则给灵活划范围、定方向;用灵活去创造实现原则的效率和手段,这样我们就能有效的将流程的标准化和业务的个性化间的矛盾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