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客户登录
登录
注册
修改密码
登录失败
您的用户名、代码或密码不正确。
组织诊断程序
组织诊断程序登录后操作,现在登录?
确定
取消
扫码登录
使用微信扫一扫登录
成长型企业应该先建制度还是先建流程?



▶ 制度和流程是什么关系?

提到流程与制度的关系,有多位专家、学者做过各类形象的比喻:

有人认为流程是火车,制度是铁轨;

有人认为流程是交通,制度是信号灯;

还有人认为流程是水,制度是水渠……

不论何种比喻,都说明了一点,制度是流程运行的保障和规范。它一方面要保障流程的顺畅运行,一方面对流程的运行设置了规范。那制度和流程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将二者的关系可以归结为一句话:

制度是为方法立规矩,流程是为规矩找方法。

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对于不同的管理对象,规矩为主体就用制度,方法为主体就用流程。比如说,对薪酬的管理一般会下意识选择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而对于市场开发工作,我们可能会更多的选择建立《市场开发流程》。那如果将二者对换一下呢,那薪酬管理工作可能会有遗漏,而市场开发工作呢,操作性和指引性又不强,就是这个原因。

第二个层面是,对于同一管理对象,制度高于流程比如《薪酬管理制度》是高于定薪流程、调薪流程的;如果有必要建立《市场管理制度》,那《市场开发流程》也必须受其节制,在其框架内运营。


▶ 先建制度还是先建流程?

那我们是应该先建制度呢,还是应该先建流程呢?其实在实践中,制度和流程的形成过程并没有严格的顺序界定。对于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企业我们建议的做法是“支持系统在制度下建流程,业务系统在流程后建制度”。

支持/职能系统由于面向整体,工作较为复杂和多头,运营的逻辑性弱,要先定出基本的管理原则、框架和要求,这个大方向下分类建立相应的流程。而业务系统相对工作单一,运营的逻辑性强,对效率和效果的追求更高,要先建流程,为工作提供牵引。随着业务运营复杂性的增多,如有必要再将问题做统一规范,形成制度性的约束。


▶ 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什么?

鉴于成长型企业的特点,在处理流程与制度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制度向流程过渡流程创造了价值,制度提供了规范。成长型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是由制度向流程过渡,让流程越来越多,让制度越来越少。所以,在拉通制度与流程的关系时,要尽量削减、合并无关制度、用流程代替制度,释放组织效能。实践中,有的企业不足百人,制度汇编就有 800 多页;其中有一部分是流程,绝大部分是与流程无关的各类细枝末节的规定。整个组织像被一条条绳索捆起来一样,反应迟钝、行动缓慢,有百害而无一利。 

(2)制度是为了保障流程畅行。在成长型企业中,其制度多由各部门根据“需要”制定。这种“需要”可能是为了规避问题和风险,可能是为了某个控制要求,也可能是为了某项工作操作便利……总之,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保障流程的运行。所以在措置流程和制度的关系时一定要打破“制度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按“如何才能确保流程顺畅、高效运行” 的思路重新考量、调整或设计制度。 

(3)防范职能部门的“破坏”多数企业的职能部门都认为自己具有全局观,是企业管理规范的代表。但多数企业的职能部门缺少经营观和业务观,导致了他们的全局观变成了“专业观”。当专业不能带来业务价值时,就会形成对企业运营的 “破坏”。所以,我们要重点审视职能部门的制度是否与流程相匹配;另一个方面,职能部门在制定相关制度时也必须要考虑运营需要,不能一味炫专业而忽视专业价值!